![]()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包的变迁 八十年代初我刚进入大学的那会儿,“文革”后恢复高考招收的 最初几届大学生还在学校。印象最深的是每到上课之前,他们每人背 了一个塞得鼓鼓的大帆布书包,匆匆往教室赶。书包的颜色本来是军 装绿,几年用下来都已成白色,背带也被磨得露出了线丝。他们就用 一块破布用密密麻麻的针脚缝到背带上继续用。 七十年代末招收的大学生年龄比我们大,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 习机会,所以个个埋头苦干。在我们刚刚入学还没见过世面的新生眼 里,自然成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用老师号召,我们也学 着他们的样子,先买了一个这样的书包背在身上,一下子感觉到入了 流,变成了真的大学生。也就学着老大哥老大姐,每天围着宿舍教室 食堂这三点转圈圈。 在我的眼里,那种书包很时髦,于是我还背了它在校门口照了一 张像,样子做严肃状,寄给亲朋好友炫耀。当时的感觉大概就象现在 的人腰里别了一个手机一样。 书包的样子简直就是照着军用背包做的,不过体积大了一号,就 象三十二开的书变成了十六开的,里面可以装上一天的书和笔记本, 就是星期天上街购物还可以作为背包用,非常实惠。但我不象老大哥 那么勤快,不到颜色变深,是绝对不会洗的。就是背带烂了,也没有 那个针线活儿,也就不会补了再用。所以等不到书包变白,就一弃了 之了。 后来榜样的力量开始减弱,我们后面入校的学生也比我们更会生 活,不但不向我们学习还笑我们傻。他们自然也就不用这种帆布书包 了,而选用各种颜色各种材料的时髦包来做书包。里面装的书的品种 也不再是教材参考书,而是增加了金庸和琼瑶。女同学的书包内还增 加了镜子梳子口红零食之类的东西与书为伴;男同学的书包内则添了 随身听之类的新玩艺儿与书为伍。 再后来我不再是学生,而成为人师,一不小心就到了九十年代。 社会进步了,学生的书包也越来越精致,帆布书包也消声匿迹,这自 然在情理当中。九十年代号称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可学生书包内的书 却越来越少。有些学生干脆就不用书包。有次上课,见几个油头粉面 的男生晃进教室,两手空空,本人甚是纳闷儿,怀疑他们是进戏院走 错了地方。待他们找到座位坐定,将皮夹克的拉链一开,从怀里掏出 书和笔记,竟象007掏枪那样洒脱。(21/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