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东北那疙瘩 东北俺没有去过。很想去,有次买了票,但没有去成,至今还遗 憾。但关于东北的故事,俺听过许多,许多都同山东有关,所以就在 这里唠唠嗑。 东北那疙瘩是满人的发祥地,在大清的时候,皇上为了保证哪里 的祖地不受打扰,就禁止汉人移居此地,而满人本来就不多,又要迁 到各处去当兵做官,所以东北那疙瘩就空了。后来大清完了,因为那 地方人少林子多土地又肥,所以许多人就迁到那里去了。小日本占领 以后,把它当作自己的地方,好好的发展了一下。不行您去查查地图, 那上面的蛛网似的铁路,多数就是那是开始建的。现在的工业基础也 是建立在那个时候的基础之上的,其影响一直延伸到现在国有企业的 下岗职工。 日据时期有许多山东河北等邻近省份的人纷纷闯关东,形成了很 大的一个移民潮。听说俺爷爷曾经去赶这时髦,但没有呆下去,又回 到了山东。留下的不是安家立业就是上山当了土匪,向威虎山上的土 匪头头座山雕就是山东泰安附近跑去的。据说杨子荣也是山东的,总 之在东北占了很大的比例,咱山东人好坏都有。 有次出差天津汉沽,正值冬天,那地方出去不是盐就是土,于是 躲在旅馆里吹牛。一个天津电力局的伙计,在文革的时候曾经在黑龙 江电力局当过差,他祖上也是闯关东的山东人。在文革那个时候正好 中苏交恶,除了当地居民,中苏边界数百公里之内不许人们靠近。那 个伙计是电力局的,专门负责电力输送,所以有特别通行证可自由出 入。某日查电到一树丛旁,听到有一对男女用山东话交谈。等转过去 一看,那伙计大吃一惊,原来是一对老毛子,还以为是老毛子派来的 间隙。后来一问,才知道是以前逃难过来的白俄和闯关东的山东人的 后代。到他们已经是第三代了,用那伙计的话说就是三毛子了。 记得俺小的时候偷听敌台,听到过老毛子用山东话广播,不知这 那是不是唯一用山东话广播的敌台。看来这老毛子很了解中国的国情, 他们可能就是在TARGET这些三毛子之类的人物吧,如果是这样批人不 会在少数,否则老毛子也不会费那些劲。 20/01/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