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碗一只勺 记得刚进大学那会儿,首先要置备的就是吃饭的家什儿:两个饭碗 和一个饭勺,这是住校吃食堂的大学生的必备之物。从此同这两碗和一 勺就成了很好的伙伴,每天少说也要碰三次面。因为课可以逃,但饭不 能不吃,除非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两只饭碗,一只打饭一只装菜。饭碗为搪瓷碗,勺为精钢勺,既结 实又轻便,食堂里抢饭时动作幅度大点儿也不费事儿。所以新生到校, 学校的小卖部首先摆出的就是这碗勺。就是平时在小卖部里,这家什儿 也是同作业本摆在一起的,看来这商品同作业本一样受欢迎的。不过作 业本是老师要求的,饭碗可是自选,那学校官制的饭碗往往最受欢迎。 这官制饭碗倒扣样子象个礼帽,白色搪瓷上面往往烧上蓝色或红色的校 名,上面有个编号以示区别。 校食堂饭厅的两侧往往放些碗柜,我们也就学着老生的样子,洗了 碗就找个空位放到里面,下次吃饭前老地方取碗就是了,非常方便。可 是大约一年以后,勺子开始不翼而飞。于是就只有每次将勺子随身带。 后来发觉碗也开始丢,不过并不是经常一去兮不复返,有时下次吃饭时 会发现饭碗又回来了,是被人借用一下罢了。为了防丢,有人就想法子 在碗沿凿一个孔,用一把小锁将两只碗对锁了,这样即使有人借去了也 不能用,何况两个碗连在一起让人一看就是“借”的。我们则用毛巾缝 一个碗袋,上面用绳套扎了挂在墙上,“借”的人袋中取碗嫌麻烦,这 样也就比较安全。可是好景不长,这些方法只防君子不防小人,饭碗常 被连锅端,此法也就渐渐失去了效用。等到同袋子一起没了,才知道敌 人是多么的狡猾,我们是多么的愚蠢,竟然没想到连袋子一起拿起来更 方便,还多了一个袋子作擦脚布。应该感谢这些偷碗者,因为他们拿去 了不值钱的碗,却教给了我们无价的智慧。 于是就再也不敢把碗放到食堂里了,否则买碗的钱比下馆子还贵。 可是学校很大,食堂教室宿舍三点之间又距离太远,所以饭碗也不能放 到宿舍。就只好将碗袋背在身上去上课,以便能在下课后那宝贵的时间 里直接奔到食堂,抢到可以下咽的饭菜。从那以后,到教室时身上又多 了一件家伙什儿,左边背书包,右边背碗袋,走起来肩也不斜了,看上 去平衡了许多。自八十年代中期,食堂里不到吃饭时间就难以见到饭碗 了。以后入校的新生在买碗勺的同时,也就先备一个碗袋。 碗勺随身带虽然麻烦,不过这样的好处就是遇到拖堂的老师,可以 “不小心”将碗勺碰得叮当作响。如果在阶梯教室上课就更方便了,坐 在后面的同学可以将碗“不小心”碰下去,碗沿着台阶从上面滚下去的 动静更大,效果更好。 虽然有了这么多带饭碗勺上课的好处,可我还是觉得饭碗就应该放 到食堂里。如果要提醒拖堂的老师下课,勺子发出的动静足已,杀鸡焉 用宰牛刀?再说勺子也要好带些。 一九九九年五月三十日 |